国内特级毛片-成人午夜在线观看国产-日韩色偷偷在线视频免费-日韩丝袜在线观看|www.cnczby.com

聯系方式

郵 箱:xiaohm@swrchem.com
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西航港機場路近都段87號

郵 編:610225
電 話:028-85965643
    028-85963609
    028-85963240
傳 真:028-85964046

平臺鏈接
行業信息 您現在所在位置: 網站首頁 > 資源與信息
這五年“水專項”亮點多
來源: 作者:admin 時間:2016-06-29 16:54:32
中化新網訊 (記者 楊揚)6月1日~7日,正在在北京展覽館舉辦的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集中展示了“十二五”期間,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的一批重大標志性科技成果和重要工作進展,吸引眾多參觀者前來觀展體驗。6月3日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等專程到場參觀。
此展覽集中展示的“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水專項”)成果,在解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水污染重大科技瓶頸問題中,化工行業為重點流域污染物減排、水質改善和飲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成為“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的一大亮點。其中由愛思特水務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承擔的“高鹽廢水(液)零排放技術與裝備項目”受到青睞,前來參觀、咨詢、洽談都絡繹不絕。
據介紹,此成就展由國家科技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主辦。以“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為主題,共分總況、重大專項、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農業科技、民生科技、區域創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人才和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等10個展區,通過800多件實物、120多件模型、近百項互動項目等,集中展示了“十二五”期間,我國取得的重大標志性科技成果和重要工作進展。
  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水專項”總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技術總師孟偉告訴中國化工報記者,五年來,“水專項”各個承擔單位通過理念、技術和體制機制創新,突破了水污染治理、水環境管理和飲用水安全保障關鍵技術1000余項,建設科技示范工程超過500項,授權國內外專利1400余項,形成標準、規范等300余項,建成產學研開發平臺和基地300余個,研發了一批水處理、水質監測等關鍵設備,成立了8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并服務于數百家企業,累計產值近80億元。
 隨著我國工業快速發展,環境中有毒有機污染物種類越來越多,含量不斷增高。這些物質濃度雖低,卻會對生態安全與人體健康構成較大威脅。
  化工、印染、制藥三大行業的工業生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20%以上,但同時其廢水排放也占到了工業排放總量的35%左右。該類廢水面廣量大、鹽分高、毒性大、難降解,是水污染治理的難點和環境中有毒有機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之一。
  以生物技術為主的處理工藝是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由于廢水中污染物普遍具有強生物毒性、難降解等特性,特別是含硝基、磺酸基等吸電子基團的芳香有機污染物會顯著影響生物處理系統的穩定運行,導致廢水難以穩定達標,且有一定量有毒污染物隨尾水的排放進入環境,威脅受納水體生態安全。
“水專項”精細化工行業全過程污染控制關鍵技術子項目總負責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李愛民教授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說,煤化工、石油化工、精細化工、農藥、制藥、造紙等是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性原材料產業,也是重污染行業。該類廢水面廣量大、鹽分高、毒性大、難降解,是水污染治理的難點。上述行業的生產環節及水再生利用處理設施的末端所產生的大量難降解高含鹽廢水(液),一直是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
  針對這一問題,“十二五”期間,國家“水專項”專門設立了“難降解含鹽廢水(液)零排放關鍵技術和裝備產業化”系列課題。其中,重點流域含鹽工業廢水高效低耗再生關鍵技術裝備產業化子項目,由愛思特水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單位承擔;難降解高濃度有機廢水深度氧化設備開發與產業化子項,由上海市環境工程設計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承擔;高濃高鹽有機廢水高效節能蒸發裝備產業化項目,由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理化所等承擔;精細化工等行業濃縮廢水(液)干化設備產業化項目,由浙江環興機械有限公司、清華大學等承擔。
“高鹽廢水(液)零排放技術與裝備”項目主要完成者、愛思特水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曉慰告訴記者,該項技術運用的電吸附技術(簡稱EST),是利用帶電電極表面的電化學特性來實現水中帶電粒子的去除、有機物的分解等目的,可以使一些難以降解的有機污染物質更容易被分解,并且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具有預處理簡單、藥劑消耗量少、投資及運行費用低、設備壽命長等優勢。
  該項目研發出的裝備產水率可達70%~95%,核心部件可使用5年以上,還可根據需要調整除鹽率。目前該套裝置已經在石化、煤化工、鋼鐵、造紙、印染、礦山、電力、電鍍、市政等領域得到典型工程示范驗證,其中鋼鐵、化工、市政等廢水脫鹽率可達75%以上,印染廢水脫鹽率可達80%以上,電鍍和火電行業廢水脫鹽率達91.5%~95%。
  孫曉慰博士告訴記者,愛思特公司已經開發出新一代E+系列電吸附模塊,該技術已經于2015年在寶鋼冷軋廢水再生利用、鄂爾多斯電廠和西柏坡電廠“零”排放、西安電鍍園區的電鍍廢水處理等工程中得到成功應用。
 針對電鍍行業目前的廢水處理傳統方法成本高、水質成本變化大、難于控制、達標困難等問題,西安電鍍園區采用愛思特新一代E+系列電吸附模塊,可以輕松地將排放控制到《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_(GB21900-2008)》中的表3要求。
  此工程工業化應用結果表明:設計水源為電鍍廢水。產水用途為達標排放、回收利用。處理規模為240m³/天,產水率為80%。除鹽率達到99.7% (銅低于0.3mg/L),噸水電耗為6.0kwh/t。
  孫曉慰博士說,近三年來,愛思特科技公司在重金屬水處理進行了長時間的調研、試驗,分別對重金屬廢水處理原水、化學法處理后的水進行各項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從電鍍廢水處理工程的實踐成果看:對化學法原水的電吸附處理:產水率可達75%,原水銅含量70mg/L以上、鉻0.3mg/L、電導6000us/cm以上,去除率分別達到93%、87%、87%。
  對化學法處理后達到“表2”標準的原水進行電吸附處理:產水率75%,對銅、鉻、電導去除率分別達到:77%、88%、86%;經處理后的水從“表2”排放標準提高到“表3”標準。
從理論和實驗中發現:用電吸附法對重金屬水處理,一是可以降低運行的費用;二是也可大為水處理產生的污泥量;從而減少處理固廢的費用;三是可以帶來中水回用的效果,達到清潔生產的要求。
  在工藝上:傳統化學法處理重金屬水需要針對不同水質進行加藥成分和加藥量的調整,而且這一點常常是靠經驗;但因為電吸附對所有帶電離子都具有相近的吸附作用,所以對系統的管控相比傳統化學法會更加容易。
  對于達標排放:傳統化學法對于達到表2標準相對容易,但達到表3標準則非常困難,而且從經濟性來看幾乎無法實現;但排放標準提高到“表3”標準勢在必行。因此在重金屬水處理特別是電鍍水處理領域,電吸附的優勢可得到充分的體現。
  從經濟角度來看,重金屬水處理費用較好,基本都在25元/噸以上,處理附加值較高,我們電吸附處理到排放標準噸水電耗大概為6kw.h,運行成本低,競爭力較強。
  孫曉慰還高興地告訴記者,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的《關于實施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中,在“綠色制造推廣工程”、“水資源利用高效化工程”中,明確提出,要發展節能環保綠色裝備,采用先進適用清潔生產工藝技術,開展鋼鐵、水泥、玻璃、陶瓷等行業升級改造,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氨氮等污染物。推動有色金屬、化工、制漿造紙、皮革、鉛酸蓄電池、發酵、印染、電鍍等行業生產過程清潔化工藝技術改造,削減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持久性有機物等非常規污染物。要采用水系統平衡優化整體解決方案等節水技術,對化工、鋼鐵、造紙、印染、食品、醫藥等行業實施改造。要采用電吸附、膜處理、海水淡化等技術,利用好城市中水、礦井水、高濃度鹽水、海水等非常規水資源。
  這便為愛思特公司開發的新一代E+系列電吸附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撐,相信不久的將來,愛思特新一代E+系列電吸附技術會在更多的領域得到推廣應用,為國家的綠色發展做出貢獻。